深圳幻海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欢迎您!

自然资源部海洋二所研究员丁巍伟:在海洋科研“无人区”乘风破浪

2023-01-13

丁巍伟,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海底科学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浙江省青年高层次人才协会副主席,浙江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兼职教授。主持并参与了多项国家及省部级基金项目,并在国内外知名刊物发表论文70余篇。先后入选“新世纪 151 人才工程”、自然资源部青年科技创新人才、浙江省“万人


丁巍伟,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海底科学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浙江省青年高层次人才协会副主席,浙江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兼职教授。主持并参与了多项国家及省部级基金项目,并在国内外知名刊物发表论文70余篇。先后入选“新世纪 151 人才工程”、自然资源部青年科技创新人才、浙江省“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自然资源部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2020 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21年获第四届“最美浙江人·最美科技人”荣誉称号。


他看过南海的波澜壮阔 也见过北极的白色荒原 为揭秘海底环境和地球动力的神秘面纱 无惧风雪 勇往直前 21年海洋一线工作 600余天海上航行 和日月星辰对话 和汪洋大海晤谈 只为科技之花盛开在冰川和海洋

战冰破雪 助力北极科考满载而归

今年7月12日,“雪龙2”号从上海起航,前往地球的最北穹顶开展高纬度冰区地球物理探测作业,在此之前,90°E以东的探测仍是一片空白。尽管国外科学家已经做了大量工作,但留下了最难啃的“硬骨头”。作为本次科考的首席科学家助理,丁巍伟与其他12名来自海洋二所的科研人员共同征战北极。 北冰洋的海底深部结构一直是全球板块构造研究缺失的最后一环,为了揭秘极地密码,丁巍伟和队员足足做了两年的航前准备,在经历了79天的战冰破雪后,终于在国庆归来之时画上圆满句点。此番北极之行,丁巍伟带领团队做了第一次冰下海底地震探测,利用国产仪器设备获取了大量数据,并保证了97.7%的设备回收率。这验证了冰下海底地震仪、海底大地电磁仪、声呐浮标等关键国产设备在极区极端环境下作业的能力,并形成系列冰区海底探测方法和作业流程,标志着我国已具备高纬极寒冰区海底探测的自主作业能力。 在北极,科考队的作业海域海冰覆盖率大于80%,平均作业水深超过3500米,同时遭遇了零下9.3摄氏度的历史最寒天气。在外作业时,顾不上刺骨寒冷带来的“冻手冻脚”,丁巍伟的注意力都集中于拖曳在船尾的仪器设备。随着“雪龙2“号的破冰前行,船两侧破冰形成的巨大冰块随时会损伤仪器设备。丁巍伟始终坚守在后甲板,目不转睛地观测仪器设备的状态。得益于充分的航前准备,他们最担心的事情始终没有发生。 回忆起在北极攻坚克难的79天,丁巍伟自豪地说,“现在在全球做海洋科考的就没有几个国家,只有国力强盛的国家才有经济实力去做这件事!” 在北极,手机时常没有信号。丁巍伟长达一个月无法与家人取得联系,偶有卫星信号时,便匆忙给妻子拨上十几分钟的电话,就花费了700多块的话费。正是这份思念与牵挂,给了丁巍伟勇往直前的不绝动力。 在长达数月的海上航行中,遇到恶劣天气是常事。但他在甲板上写下了一篇又一篇浪漫的《航行日记》,和队员在船舱打乒乓球,在太平洋上举办“卡拉OK”比赛、包饺子活动。他们还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紧密结合,让每位队员讲述某一年的党史故事。他认为,他们的科考意志,正是“长征精神”的一种延续。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丁巍伟在党史的回溯中找到了共鸣,也生发出奋斗不息的力量。


笃志力行 重视科研成果落地转化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从事海洋一线工作21年的丁巍伟,从面庞白皙,到皮肤棕褐,他的身上已镌刻着鲜明的岁月痕迹,与此同时,海上的封闭环境,练就了他“耐得住寂寞”的从容心态。

2000年,国家启动了针对中国边缘海的973计划项目。丁巍伟当时的研究生导师参加了该项目,他便跟随导师开始了海底环境和地球动力学的研究。而后,丁巍伟一直参加海洋二所李家彪院士的课题项目。在李家彪的认可和自身兴趣驱动下,他正式来到海洋二所,开始了海洋基础研究和海上调查工作。

自2006 年始,丁巍伟参加包括西太平洋综合地球物理、大洋环球科学考察、中非联合科学考察和南海专项等在内的十余个海上调查航次,航迹覆盖近缘的东海、南海和远海的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海上工作天数累计 600 余天,获取了大量地质与地球物理数据。其中,2014年和2017 年,丁巍伟经层层选拔,作为海洋二所唯一代表先后参加了国际地球科学界最为著名的国际大洋发现计划(IODP)的 349 和 368 南海钻探航次,获取了大量的岩心数据与样品,为南海海盆的扩张年代争论划上了句号,获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

多年来,丁巍伟不仅将获取的海洋科考数据与相关成果用于基础科学研究,同时也针对国家需求转化到实际运用中。丁巍伟在东海进行的地质与地貌特征的研究,为中国东海外大陆架海域划界提供了技术支撑,也为 2012 年中国向联合国划界委员会提交的《东海部分海域外大陆架划界案》做出贡献。同时,在渤海、南海的成果已应用至中石油大港油田和中海油深圳分公司的生产实践中,为中国边缘海的油气勘探有利区带和战略性方向做出一定的贡献。2018年,丁巍伟入选了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大陆架划界技术创新团队”。2020年,丁巍伟带领团队自主研发成功国内首台移动式海洋地震仪“海豚”,并于南海完成了海试。“海豚”不同于传统的固定式陆地地震台站和坐底式海底地震仪,它不仅可以实时观测地震传达的信息,而且可以记录不同地点接收到的地震信号,由此可以较低成本形成覆盖较大海洋面积的地震台网,解决了海洋(除岛屿外)没有地震台网的难题。本次海试的成功,标志着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内首台移动式海洋地震仪已达到预期设计指标。

对丁巍伟来说,每一次的航行不仅仅为了“目见之”,更为了“足践之”。他在全球各海域获取到的科考数据,都是将来用于基础研究和成果转化的密钥。“我看过这样一幅漫画——一位登山者正攀越高峰。当他好不容易登顶时,却发现上头还有更高的山峰。科研工作便是如此,勇攀高峰,永无止境。”丁巍伟说。


助教助学 热衷科普公益事业

人类文明不断地向前演进,与人类认知视野的提升离不开关系。因此,在紧张又繁忙的科研工作以外,丁巍伟还积极参与科普事业。丁巍伟认为,科普是科技工作者的责任与义务,如何运用平实有趣的方式将严肃的科学进行解码并向受众转化,也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

目前,丁巍伟在西湖区竞舟小学、杭州长江实验小学、文华初级中学和公益中学等学校开展科普讲堂和海上科考作业中的实时连线授课。他以地球的“体检医生”身份,向青少年受众展示海洋科考中的图片、视频和样品,生动形象地向他们还原大自然最本真的状态。通过丁巍伟的科普,他们可以看到可爱的北极熊、绚丽的极光和冰封千年的岩层……与此同时,他还参与了科普读物《高科技十万个为什么》的撰写工作,激发起广大青少年对海洋科学的兴趣和热情。

此外,18年间,丁巍伟一直坚持为甘肃和云南地区的五名贫困儿童助学。他常年坚持的公益行动,继承了海洋二所博施济众的良好传统。当爱心与良心并存,公益就会演变成一种习惯。正因有强大的同理心、恻隐之心,科研工作者才会以更宽厚的人文视角去洞察世界,才会在追求产出速度的同时,也追求科研成果转化的温度。

从一名普通的海洋地质工作者到如今的海底科学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丁巍伟已在海洋科考领域奋斗二十一载。他将青春和热血融入大海,实现了从无到有的技术“破冰”。下一步,他将带领团队“跳出南海看南海”,扩大研究区域,以更大视角做更系统的研究。与此同时,他希望与团队研发更多诸如“海豚”的国产探测仪器,形成更大规模的国际科学计划,加强与国际科学家的合作,形成全球性的观测网络。

海上工作,机遇与挑战并存。但每当海浪重重地拍打着船舷,丁巍伟反倒有种“浮舟沧海,立马昆仑”的振奋。正如他在《航行日记》中写下的——人生,总是能在风暴中成长,在激浪中前行,才能感受震撼与爱。



—END—

信息来源:浙江省科技宣传教育中心;创新浙江

转载请注明信息来源及海洋知圈编排

►《海洋机器人科学与技术丛书》出版发行


海洋知圈

知晓海洋 | 探知海洋

宣传海洋 | 服务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