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幻海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欢迎您!

《想见你》这些删减了的情节

2023-01-13

《想见你》大结局,关系算是理顺了,闭环也解了。但网络上,大陆对于陈韵如的黑化,多过谢芝齐,她一度被骂上热搜。同时,也有很多亟待解决的剧情,很多人盼到最后,都没有等到一个交待。比如,王诠胜为什么会落水,为什么莫俊杰和陈韵如要以这么极端的方式了结,是否在无病呻吟?以至于大家有同感:王诠胜这个人物出现得

《想见你》大结局,
关系算是理顺了,闭环也解了。
但网络上,大陆对于陈韵如的黑化,多过谢芝齐,她一度被骂上热搜。

同时,也有很多亟待解决的剧情,很多人盼到最后,都没有等到一个交待。
比如,王诠胜为什么会落水,为什么莫俊杰和陈韵如要以这么极端的方式了结,是否在无病呻吟?
以至于大家有同感:
王诠胜这个人物出现得太突然,陈韵如和莫俊杰不至于这么作死。
其实,如果你看过台版的《想见你》,很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在理解这些人物的时候,或许会更顺畅一些,理解剧情时也会更深层次。
并且,在理解陈韵如的人设时,也会多几分同理心。
在大陆版本中,大家多半把注意力集中在了“穿越”和爱情上,
而台版原作还有一层意味,是大陆阉割版中不尽然的:
关注青少年的成长和身份认同。
这么看来,爱情和穿越都只是本剧的载体。
本质上想说的是,人与人之间的认同、羁绊,不以时空为限,不因皮囊所迁,它是一种内在的能量。

一拆二,正剧变预告

当初,腾讯爱奇艺买下了《想见你》的版权,但是进入内地后,首先是每一集被拆分成两集。有些集的片尾是预告,而有些却没有。有些片头是有回顾,有些则直接进入正题。
以至于大陆版的前后衔接,稍稍有些错乱。
再加上不少台版的情节被放在了大陆版的下集预告中,而真正进入下集时,预告中的情节却再也不提及了。免不起让人觉得“自己是不是错过了什么”,严重影响人物塑造。

那些被删的“尺度”吻戏

因为是高中生的关系,进入大陆后,高中生的亲吻情节都被删了。如陈韵如(黄魂)和李子维在雨中亲吻(本身尺度并不大)。
同样被删掉的吻戏还有:


台版王诠胜原本是同性恋,高中时期,他喜欢男生阿哲,给他送饭,看他打球,递毛巾。有一回,他尝试向阿哲告白,不但被拒绝,还遭到嘲讽。事后,阿哲还找人将王诠胜一顿拳脚。
王诠胜就是在被打时,强吻阿哲的。
很有飞蛾扑火之势。
因为没办法承受来自校园和家庭的多重压力,王诠胜选择在高考前结束自己



陈韵如在假扮黄雨萱的时候,夺走了李子维的初吻。
被关在小黑屋中的黄雨萱亲眼目睹了这一切,并听见他们俩强烈的心跳。



如此虐人的剧情在大陆版中是看不到的。

三人三段自杀被淡化

历史没有改变前,莫俊杰、陈韵如、王诠胜(原来)都是在自己高中时期选择自杀结束自己的生命的。
看到大陆版本的观众,知道前两者的自杀,但未必知道李子维的穿越,不仅是因为他自身的车祸,还因为王诠胜的自杀。
这点也是让我对大陆版阉割非常不满的地方。
作为剧情的完整性,这一点无法不交代。
当我看到被李子维穿越的王诠胜穿着粉红色短裤走下楼的时候,我以为自己断片了,又倒回去看,发现自己并没有漏看:李子维车祸→王诠胜溺水→二人合体



之后王诠胜(李魂)下定决心要复考大学。在缺乏之前情节——他高考前自杀——的情况下,复考一说很难让观众get到点。
而大陆版中,莫俊杰和陈韵如的自杀都没有足够的铺垫。
莫俊杰自杀被剪在了预告中,一笔带过。
自杀前这段和李子维的对话,恰是揭露莫俊杰心理痛楚的最佳铺垫,可惜也被剪在了预告中。
知不知道,有人没有看预告的习惯啊?!

从来都没有陈韵如和王诠胜

对于这个结局,我个人还是很满意的。再也不纠结在那个莫比乌斯环中,终于走出闭环了。


这个时空闭环的关键在于陈韵如自杀。
所以黄雨萱想尽一切办法回到过去,让陈韵如跳楼的时间点往前挪了一点,哪怕是几秒而已——
使莫俊杰拉住了陈韵如的手,此时的陈韵如也不再是陈韵如了,黄雨萱又回来了。陈韵如瞬间又被关回了小黑屋。
在小黑屋里的陈韵如不声不响地听着黄雨萱的话,原本还想了解自己的她,终于放过了自己。



至此,这条时间线变得单一、向前、流畅……
不再有自卑的陈韵如、王诠胜,不再倒带,
虽然也不再有王诠胜和黄雨萱的爱情,但他们在此时此刻相爱。
而这一切,恰恰是陈韵如的改变带来的。
看似是黄雨萱改变了历史,其实是陈韵如跨出了一步。
那一步就是陈韵如挥别自己的一步。
我们还可以看成——
陈韵如和黄雨萱原本就是一个人身体里的两个人。
一个懦弱,一个勇敢,没有谁打败谁,只有两人握手言欢、融为一体。

自我认同

如果说台版把青春期的身份认同当成一个话题,那么从结局看,这种认同,更重要的是自我的认同。
而不仅仅是,周遭的认同。
儿时的李子维拯救了莫俊杰,使他从一个自闭的有听力障碍的小男孩,变得好学、健康大男生。
可很多人都没有莫俊杰那么幸运。
像谢芝齐,陈韵如,王诠胜。
包括闭环中的莫俊杰。
他们都选择了用极端的方式去对待生命。
归根结底是因为自己不认可自己。
谁不特别呢?
我们总执着于活成和别人一样的样子,怕的就是不被人认可,怕落单。
但真要活成一个样,做人有什么意思呢。
和人群若即若离,对称破缺,人本来就需要在孤独和亲密之间切换。
如果发现自己和别人不一样,庆幸吧,这才是生命应该有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