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幻海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欢迎您!

19年,河南大妈120万存款不翼而飞,查完倒欠银行13万,结果如何

2022-12-31

“全家的心血啊,老天爷啊!这钱不翼而飞了?!建行把我这钱弄没了?!”面对镜头,年近六旬、操着浓重的河南口音的纪阿姨眼泪却怎么也止不住。攒了一辈子的钱,就为了给儿子娶妻生子,现在喜事临头,120万却不翼而飞,不仅如此,自己还倒欠银行13万!这一切,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泪流不止的纪阿姨)一:百万存款不

“全家的心血啊,老天爷啊!这钱不翼而飞了?!建行把我这钱弄没了?!”

面对镜头,年近六旬、操着浓重的河南口音的纪阿姨眼泪却怎么也止不住。

攒了一辈子的钱,就为了给儿子娶妻生子,现在喜事临头,120万却不翼而飞,不仅如此,自己还倒欠银行13万!

这一切,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泪流不止的纪阿姨)

一:百万存款不翼而飞,追究之下倒欠银行13万

2019年年关将近,家住河南省平顶山市的纪阿姨虽然身体奔忙劳碌着,但内心着实欢喜不已,因为宝贝儿子即将完成自己的婚姻大事。

对于普通家庭来说,婚姻筹备属实是笔不小的花销,无数人为此需要东拼西凑,左借右贷。纪阿姨对此却没有太过担心,因为她这十几年来,已经在中国建设银行平顶山支行为儿子存了近120万元,多年积累,等的就是儿子结婚这一天。

纪阿姨和无数朴实的河南阿姨一样,一生奔忙劳碌,只为给儿女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

2005年,纪阿姨来到家门口附近的中国建设银行平顶山支行办理了一张储蓄卡。从此往后,纪阿姨便将夫妻俩的收入,以及儿女孝敬给她们老两口的钱都存到了这张卡上。

十几年下来,银行卡内已有近120万元的存款。

回首往事,纪阿姨吐露着自己的辛酸:“这些钱都是省吃俭用从牙缝里挤出来的,来得太不易了”。



(纪阿姨感叹攒钱不易)

人逢喜事精神爽,儿子婚礼这天,纪阿姨一大早就兴冲冲地来银行排队取钱,当她将银行要求的各类凭证递上之后,命运却给了她当头一棒。银行工作人员告知纪阿姨,她的存款已经全部取完,现在卡里没钱了。

纪阿姨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她反复询问工作人员,确认自己攒了大半辈子的钱没有了。纪阿姨哪受得了这样的打击,她顿时觉得两眼一黑,整个人差点昏死过去。

谁知命运的嘲弄还并未结束,银行工作人员经过查询账户信息得知,纪阿姨还有5万元的贷款债务,以及8万元的信用卡透支债务。

一番折腾,不仅自己的近120万元存款不翼而飞了,还反倒欠银行13万元。

显然,这突如其来的噩耗不是一个年近六旬的老人可以承受的,随后,纪阿姨的女儿闻讯赶来向银行讨要说法。



纪阿姨面对镜头哭诉自己的遭遇

二:百万存款飞向何处?

银行负责人对此事也是一头雾水,立即部署人员进行排查。

他们打印了纪阿姨近几年个人活期账户的全部交易明细,以及个人账户信息。

信息显示:

纪阿姨近120万元的存款,除了购买了价值17万元的保险之外,另外的100万元确实都不见了。

从建行打出来的流水明细上可以看到:

2019年3月17号,当天纪阿姨账户转出了10万,去向是一个名为“ddhhh”的账户;

2019年3月19号,又有10万元转到了这个账户,经查询,此账户属于广州邦泰科技咨询公司。

2019年3月29日,纪阿姨账户上的40万资金,又被转至了康某某的账户。

短短半个月之内,纪阿姨账户上便有60万资金被转走。

而不论是广州邦泰科技咨询公司还是康某某,纪阿姨母女俩完全不认识,甚至都没有听说过。

更蹊跷的事还在后面,经银行负责人证实,纪阿姨名下的贷款和信用卡都不是本人在使用。信用卡除账户信息是纪阿姨的身份信息外,所预留的手机号和住址均是银行工作人员董某的。

当听到董某的名字之后,纪阿姨气得双手直拍大腿,嘴里开始骂骂咧咧,直呼自己被他骗了。那么董某又是谁呢?纪阿姨的不幸遭遇是董某一手造成的吗?



(纪阿姨倒欠银行13万)

原来,董某是这家银行的工作人员,也一直是纪阿姨的客户经理。

平日里,纪阿姨来银行办理的所有业务,都是由董某负责的。

董某性格外向,能说会道,整天嫂子长嫂子短地称呼纪阿姨,一来二去,二人关系便亲密起来。日常相处中,俩人情同姊妹,所以纪阿姨十分信任董某,董某也经常以所谓的“内部消息”为由,给纪阿姨推荐理财产品。

不过在帮纪阿姨办理业务的过程中,董某发现,纪阿姨是个心热耳软,待人真诚,没啥戒心的人。不仅各类业务全权交予她处理,而且在涉及密码输入等敏感信息时也毫不避讳。随着对纪阿姨的深入了解,董某渐渐动了歪心思。

董某知道纪阿姨视力不好,有点老花眼,于是在纪阿姨每次拿到存款凭证时,都会劝道:“你存这么多钱,拿着凭证万一让人图谋不轨的人看见了不安全。再说你自己也看不清楚上面这小字儿,留着也没啥用,为了以防万一,还是撕碎了扔了比较稳妥。”

心地善良的纪阿姨并未发觉董某的虚情假意,还觉得她说得有道理,于是每次存款完成都将凭证当废纸丢掉了,也正是这样,纪阿姨的家人也很难发现纪阿姨账户资金的变动。



银行办理业务的场景(非本事件,素材来源于网络)

凡此种种,不胜枚举。直到事发之后,董某依旧在和纪阿姨大打感情牌。

2020年5月5日,董某在确认纪阿姨的女儿不在身边后,便开始向纪阿姨诉苦。

她承认是自己转走了纪阿姨的存款,但同时解释说是因为自己的老公看不起自己,觉得她没能力。为了向老公证明自己也有能力赚钱,就私自挪用了纪阿姨的存款用来投资,并在电话里向纪阿姨承诺,这笔钱很快就能还上了。

面对银行内部的调查,董某更是公然撒谎。

她对支行行长称纪阿姨是她的嫂子,还说这是她们家庭的内部矛盾,理应由她们“姑嫂”之间协调解决。但此时的纪阿姨已经看到了董某的真实面目,哪里能容忍她在这里胡说八道,当面戳穿了她的谎言。

经过调查,纪阿姨近120万的存款中,17万的保险仍在。另外100万元中,有74万余元被董某转走,19万购买基金后没回款,有7万是在董某建议下购期货后的亏损(认购40万原油期货,只回款33万,亏7万)。

面对着记者的镜头,董某开始解释每一笔金额的流出。

董某称:

“办理40万原油期货业务时,是经过纪阿姨同意的;

其中部分小额资金流出,是为了归还其欠下的贷款,只能算是借,这也是获得了纪阿姨同意的;

2019年3月17日至2019年10月23日,她分7次从纪阿姨账户上转走共计69.3万元,宣称这是代纪阿姨打理资金,进行投资,同样也是获得了纪阿姨的同意。”

面对董某的狡辩,纪阿姨称她简直是一派胡言,自己从来不知情,也没有授权过董某这样操作,根本就是董某未经她同意将她的存款悄悄转走了。



(纪阿姨的存款被陆续转走)

既然董某口口声声说从纪阿姨账户上转走的近70万元是用于投资,那么这个资金究竟是投向何处了呢?

在记者的一再追问下,董某颇为心虚地打开了一个名为“彩运8”的网络博彩平台,并称这是一个投资平台。

还说自己早先在专家的推荐下跟着购彩下注,盈利颇丰,随着欲望的膨胀,后期购彩下注的金额越来越高,待到自己冷静下来,醒悟过来,为时已晚。

面对着巨大的损失,董某并不甘心,一心想要扳回来,利欲熏心之下,她便起了邪念,希望能够用纪阿姨的钱当本金,到这个平台上再去捞一捞自己的损失。

于是从2019年3月至10月,董某分七次从纪阿姨账户上将69.3万元存款转到网络博彩平台,随后董某又以纪阿姨的名义办理了贷款和信用卡,供个人使用。

直至事发后,她每月还要往平台上充值一千元,只为了能够保住自己的平台账号,以便能够参与平台的“十周年返还计划”。董某本想着等平台返还赌资之后再将钱还给纪阿姨。董某执迷不悟至如此程度,着实可怜、可恨又可笑。

面对这一事件,中国建设银行也是快速做出了反应。中国建设银行平顶山分行的梁行长称:建行相关部门已经组成了一个调查组,对此事已展开调查,目前正在对账。并当着记者和纪阿姨打下包票、“约法三章”:

第一、此事有人管;

第二、各项举措正在落实过程中;

第三、董某确实是建行员工,她必须对自己的违法行为负责。

听到梁行长的保证后,纪阿姨心中的大石头总算落了地。

2020年6月6日下午,纪阿姨的女儿称:

母亲已收到了董某退还的部分金额,其中包括69.3万元的“投资款”,以及5万元的银行贷款。

但仍有一部分款项未退回,其中包括12.5万元欠款(其中5.5万元为董某转走未还,另外7万元为投资原油期货亏损);

19万元的基金双方仍有分歧,还在沟通中;

董某冒用纪阿姨身份信息办理的信用卡,还有8万元透支的部分仍待双方进一步处理。



(董某返还69万“投资款”)

三:银行还可靠吗?

经过当地媒体的广泛报道后,纪阿姨被董某私自使用自己信息办理的贷款和信用卡,也在银行的帮助下消除了各类不良影响,可以说这场悲剧得到了较为圆满的解决处理。

钱虽然拿回来了,债务也清除了,不过纪阿姨仍然觉得很生气,除了对董某的气愤之外,更多的还是对银行的不满。

如果不是儿子结婚,自己着急用钱,会不会耽搁得更久?造成的债务数额会不会更大?



当地新闻频道对纪阿姨的报道

纪阿姨的遭遇绝非个例,近些年来,各大网络平台上已经出现多起百万存款、千万存款不翼而飞的案例。其共同点都是客户将钱存入银行,待到取钱之时才发现存款早已不翼而飞、没有踪迹了。不论是诉诸公安部门侦破,亦或是告上法庭对簿公堂,调查过后,都会发现银行内部员工的身影。

四:女子百万存款变一元

和纪阿姨一样,家住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的孙女士,于2009年7月将50万元存入山东枣庄恒泰银行。

同年9月,再次在该银行存款50万。前后两次共计存了100万,也拿到了两个存折作为取款凭证。

到了2014年,山东枣庄恒泰银行改制,变成枣庄农商银行,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孙女士的钱全部转入改制后的银行。

2014年下半年,孙女士也是由于急需用钱,于是来到了枣庄农商银行薛城支行来去自己的存款。孙女士递上存折,待银行工作人员查询后,才被告知两个存折加起来的余额只有1块钱。

百万存款转瞬之间缩水成1块钱!孙女士坐不住了,站起来哭喊着和工作人员理论起来。无奈之下,双方只得报警,后来在警察建议下,孙女士将枣庄农行

告上法庭,双方对簿公堂。

在法庭上,枣庄农行称孙女士的两个存折都是假存折:

2009年7月份办理的存折,只有开户1元存款的记录;

2009年9月份办理的存折是0元开户,没有任何存款记录。

当年明明是100万存进来,交给银行后拿到的存折,现在竟然成了假的,孙女士很不服气。最后还是在公安机关的侦破下,才知晓了真相。

原来自己当年存入的100万,都是在刚存不久即被银行工作人员田某分多次取走。取款业务中的凭证都由田某伪造的,田某通过此方法,多次作案,涉及金额高达600万元。

被捕后,田某无力偿还孙女士的债务,孙女士当然无法接受百万存款不翼而飞的事实,于是一怒之下,再次将枣庄农商银行告上法庭,要求银行返还自己的100万元存款及多年利息。

最终在2021年4月20日,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人民法院依法作出判决:

枣庄农商银行薛城支行在判决生效起10日内,向孙女士支付存款100万元及相应利息。

法院判决虽然下来了,但是银行拒不执行,直到2021年7月1日,孙女士申请了强制执行,才拿到了自己的百万存款。



(孙女士的胜诉判决书)

五:4500万存银行不翼而飞

无独有偶,王先生是河北省阳天通信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因为生意往来上的需要,王先生自2012年8月份开始往中国农业银行河北省分行元氏支行存钱,截止到2013年年底累计存了4500万。

等到王先生公司在14年年底要用钱,并提前通知农行需要取钱的时候,银行告诉王先生他的钱已被取完了。

王先生瞬间懵了,于是急急忙忙赶到银行对账核实。经过调查后才发现钱确实都被取走了,取款记录上的财务章也确实是王先生公司的,但是取款经办人却不是王先生公司授权的员工。

再仔细观察盖章的印记,王先生也确认这不是真正的公司用章,也就是民间所谓的“萝卜章”。

后来事件协商不成,王先生于2016年一纸诉状将中国农业银行元氏支行告上法庭。

后经审理,发现这是王先生公司内部人员伙同一个以魏彦军为首的专业诈骗团伙,通过内外勾结的方式伪造各类证明及公章,成功骗过了银行工作人员。在2012年8月至2013年12月期间,将王先生存在农行的4500万资金,利用伪造的假章等手续分多次转走。

最终经法庭宣判,魏彦军因犯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4年。

后来魏彦军归还阳天通信科技公司3607.25万元,剩余本金892.75万元还有待追缴。

王先生面队判罚结果心里充满了问号:假章如何转钱?银行口口声声说得做电子比对,信息审核到底是如何通过的?王先生百思不得其解。

法院的判决书是下来了,但何时才能拿到这剩下的892.75万元,王先生也不知道。



(祸从“章”起)

我们的存款应如何保管?

规避风险是人的本能,作为普通人,我们都希望有一个安全的环境来贮存余财,过去的藏在屋里、埋在土里、砌在墙里显然已经无法适应时代需要。于是,银行成为普罗大众贮存余财、进行投资的第一选择。但从以上事件可以看出,作为消费者,一旦受骗,便将踏上漫漫维权路。

所以从源头上规避才是防患于未然的关键。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提升自身防骗能力,尤其需要提高对身份信息及各类密码等敏感信息的保护意识,不轻信、不盲从。踏踏实实凭借自己的劳动发家致富,创造明天!

来源:5分钟历史浅读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