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以“共建网络世界共创数字未来——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的2022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落下帷幕,这场汇聚了众多互联网大咖的盛会,不仅是每年互联网的风向标,同时也是大咖们对未来互联网发展各抒己见的一次重要机会,而从这些大咖的观点中,我们也可以窥视出未来互联网发展的路径。
互联网巨头们携手投身“新蓝海”
当消费互联网已经趋于饱和后,想产业延伸已经成为了当下互联网巨头们共同的发展方向,而在2022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如何将自身的数字技术积累帮助实体经济的发展,就成为了大咖们最重要的议题。
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勇就表示,过去二十多年的数字经济发展,经历了从“数字化的大流通”到“数字化的大物流”再到“数字化的大计算”三个历史阶段。这三者都深植于实体经济。“农业时代靠水利,工业时代靠电力,数字时代靠算力。”张勇认为,“计算正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通用能力,真正的云计算时代正在来临。”
京东集团首席执行官兼执行董事徐雷也认为,像京东这样兼具实体企业基因和属性、数字技术和能力的新型实体企业,“从实体中来、到实体中去”,能更深入理解、精准把握实体经济的需求和痛点,更善于抓住实体企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核心环节,将在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重要价值、起到重要作用。
对于互联网企业而言,赋能于实体经济除了是发展的新趋势外,同时也是科技企业对社会经济应该肩负的责任。腾讯公司副总裁刘勇就表示,新形势下,以创新驱动数字经济新发展是数字科技企业的责任所在。“创新驱动数字经济新发展是项久久为功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各行各业共同发力。未来,腾讯将坚定自主研发,用更好的技术产品助力实体经济,推动可持续社会价值创新,为加快建设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贡献力量。”刘勇说。
“数实融合”挑战与机遇并存
通过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融合所取得的经验和积累,不仅为中国互联网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为社会经济带来新的发展动力,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引发了社会热议,这背后需要更多的行业参与者去推动和解决。
“我们在实践中发现,用好在中国发展数字支付的经验,可以更好地服务全球消费者和小微企业,有利于促进数字经济的全球合作。”在蚂蚁集团董事长兼CEO井贤栋看来,数字科技为全球合作发展增添新动能,已经在数字支付领域得到验证,深化数字合作促进共同发展,科技企业应有更大担当。
与互联网巨头们推动“数实融合”看到的机遇不同,360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周鸿祎看到的更多的是来自网络安全方面的挑战。“数字化进程中,网络安全面临的第一个挑战是环境的改变,第二大挑战是网络威胁的不断升级。”周鸿祎认为,网络安全正处在一个变革、升级的重要关口,在新时代需要建立面向数字化、面向未来的安全新思维。
奇安信集团总裁吴云坤也认为,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同时,数字技术放大了网络安全风险。“数字技术让生产生活效率大幅提高,也导致勒索攻击、供应链攻击、数据窃取等安全事件频发,亟需借助更多专业力量。”吴云坤表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浪潮下,哪里有数字化、信息化,哪里就需要网络安全,安全涉及到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企业安全运营、数字经济的健康发展乃至国家社会的稳定运行。
行业新发展动力从新技术中探寻
虽然中国互联网整体发展的增速有所放缓,但是在诸如短视频、元宇宙、Web3.0等新技术的出现下,中国互联网也迎来了新的发展动力,而在大咖们看来,新技术的涌现带来了无限的可能。
“Web1.0时代互联网内容的产生和分发是1对N,到了Web2.O,有N个人产生内容N个人分发,强调的是互动,比如直播。用户有了这种基本的互动关系后,就是去中心化,所谓的元宇宙、Web3.0”。搜狐创始人、董事局主席兼CEO张朝阳就表示,“Web2.0还有好多事没做,做着做着就变成Web3.0了。一个新概念在某一个时间段被炒的很热时,创业者应该抱着狐疑的态度,但是把它放在10年尺度上,趋势会确实进行着深刻的转化”。
在新技术的推动下,作为互联网最大的刚需,互联网内容平台的发展也面临的全新的变革。
“在小红书上,每天有几千万用户在浏览和搜索与生活有关的内容,平台每天产生245亿次曝光。”小红书创始人瞿芳就认为,“‘普通人帮助普通人’的生活分享社区,消费者和企业共同成就的品牌孵化地,以及共同打造相互守望的城市文化,这些都来源于亿万互联网用户的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创造,也是我们在平台上感受到数字经济最大的魅力。”
数字技术推动内容领域的发展不仅体现在用户的参与更加丰富上,同时也表现在诸如视频化的发展趋势上。
“B站的优质动画作品正加速中国数字经济出海。目前B站已有24部国创作品在海外上线。”在哔哩哔哩董事长兼CEO陈睿看来,如今发展的如火如荼的内容视频化趋势,将助力中国创作走向全世界。“视频可以跨越语言和文化的隔阂,视频化的浪潮能够助力中国文化出海。希望能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创作者,依靠视频化浪潮的势能,将中国文化和创作带向全球。”
【记者】叶丹
【作者】 叶丹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